社保改革新探索:漸進式延遲退休
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
決定亮點
完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建立健全保證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
相關解讀
延遲退休,全社會都很關注。該不該延遲退休?怎么延遲?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了方向,“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指出,漸進式延遲退休,這樣的提法尚屬首次,這是社會保障領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嘗試。
“為了應對老齡化和養老金收支平衡的挑戰,世界很多國家都嘗試了延遲退休年齡,這是社會保障里最具調整空間的參數。”鄭秉文說,有些國家通過調整這一參數,很好地解決了上述挑戰。
他認為,《決定》提出的“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正是對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的繼續和細化。
“從全世界的實踐來看,延遲退休年齡沒有一步到位的,而是采取漸進式的方案,每幾年延長3個月,延遲5年退休的話可能要20年的過渡期。”鄭秉文分析,“從這一角度來看,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將成為我國下一步改革的重要試驗區。”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也指出,可以采用“早起步、慢速跑”的方式進行。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學歷高、就業晚,屬于能跑的,要快跑;科教文人員、技術人員、身體好的工人也可以適當延遲退休;而殘疾人、艱苦崗位的人員,他們屬于不能跑的,就不跑,不延遲退休;至于兩者之間的人群,需要建立激勵機制,養老金多繳多得。
百姓期盼
退休事關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退休政策涉及老中青每一代人,延遲退休方案的一舉一動都備受民眾矚目。老百姓如何看待延遲退休,對延遲退休年齡又有怎樣的期待?小易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
今年即將退休的企業職工吳先生說,如果可能的話,他樂意再工作幾年,“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還不錯,又沒有其他業余愛好,退休以后沒事做也會很無聊,能發揮一些余熱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吳先生說,每年都有很多年輕人邁進工作單位的門檻,但他們對具體業務工作不是很熟悉,不能立即上手工作,像他這樣有工作經驗的老工人,可以根據各自的情況,發揮各自的優勢和長處,帶一帶身邊的年輕人,幫助他們盡早熟悉工作、投入到工作中,這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在機關工作的王女士也表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壽命也在增加,再加上身體比較健康,精力也比較充沛,多干幾年也是可以接受的。據我所知,我國目前的退休年齡與其它國家相比算早的,歐美國家普遍的退休年齡都為65歲,美國為67歲,日本男65歲女60歲,這么一比,延遲退休年齡還是比較合理的,應該是遲早推行的事兒。”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郭老師告訴小易,“其實愿意延遲退休年齡的人為數不少,不過大家各有各的考慮。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實行彈性退休,盡量不要一刀切。如果仍以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界限,那么應該在自愿的基礎上實行延遲退休年齡,愿意繼續工作的繼續工作,不愿意的則辦理退休。”
不過也有部分人群對于延遲退休有自己的想法。在包鋼工作了近20年的胡女士說:“延遲退休嘛,就我個人來講,似乎不適合我。我有個小私心,不愿意一輩子被工作綁架,希望早點退休過休閑的生活,如果再延遲退休的話,沒幾年是自己的時間了。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其實,站在政策的角度,延遲退休年齡還是可行的,也是一個不錯的政策,大到對國家、社會、地方的建設,小到對個人發揮余熱都是雙贏的一件事。我希望延遲退休政策在實施過程中,能因人而異、因地制宜,以尊重和自愿為基礎,充分考慮個人的意見和建議,如是的話,我想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將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理解。”